- UID
- 41379
- 精华
- 0
- 冰点
- 82
- 阅读权限
- 130
- 主题
- 73
- 回帖
- 42127
- 性别
- 男
- 在线时间
- 4199 小时
- 注册时间
- 2017-12-3
- 最后登录
- 2025-10-1
签到天数: 924 天 [LV.10]以坛为家III
精灵王☆
    
- 回帖
- 42127
- 雪点
- 35331
- 阅读权限
- 130
- 性别
- 男
- 在线时间
- 4199 小时
- 注册时间
- 2017-12-3
- 最后登录
- 2025-10-1
|
发表于 2025-7-31 22:06:19
|
显示全部楼层
所以我突然想到了一點,為什麼香港的小朋友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學樂器的不少,而且還可以即興演奏什麼的,現在我才明白,是因為我們這邊當年太窮了,只能普及到有錢家庭那裡,未能普及到普通家庭那裡。在九十年代的時候,普通人月收入才幾百元的情況下,要不吃不喝至少一年多甚至兩年才能買到國產牌子的直立式鋼琴。(我查過數據,九十年代最初期都已經5000幾,到了九七年之後慢慢踏入一皮的數字,而家基本上都係維持一皮二皮數字不變)。但香港卻不是了,香港那邊收入已經高到至少有幾千元,一般都是萬元戶的水準,所以購買直立式鋼琴已經係“濕濕碎”,所以能夠在普通的家庭普及也是這個原因。我們,真的是在2010年代之後才開始慢慢在普通的家庭普及起來。
就這點問題,也讓我想起了為什麼像我這邊,千禧年代初期的年輕人(基本上都是1980年左右出生的那種)沒有多少人玩音樂之類的,很明顯就是因為成本高、當時收入太低,當年買個民謠吉他其實都已經夠曬“奢侈”。反正就是高成本、過低收入是關鍵的因素。像滑板、街舞這些都是屬於低成本的。
昨天我問過我朋友,2001年的時候我這邊的普通人月薪究竟幾多,他說,那時候700到800是普遍的情況,過1000元已經是很巴閉的情況了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