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UID
- 268811
- 精华
- 0
- 冰点
- 30
- 阅读权限
- 130
- 主题
- 37
- 回帖
- 45555
- 在线时间
- 5430 小时
- 注册时间
- 2022-8-4
- 最后登录
- 2025-10-3
签到天数: 1100 天 [LV.10]以坛为家III
精灵王☆
    
- 回帖
- 45555
- 雪点
- 7828
- 阅读权限
- 130
- 在线时间
- 5430 小时
- 注册时间
- 2022-8-4
- 最后登录
- 2025-10-3
|
发表于 2025-9-4 19:56:15
|
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DayZZinG 于 2025-9-4 20:05 编辑
已經融入東北話(甚至普通話)當中...(譬如, 磨唧)
語言幾千年來互相影響
就好似唐朝鮮卑語融入漢語當中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借自知史)
唐以前,中國人不叫兄長做哥哥的,一般就是叫「兄」。那麼哥哥的稱呼從何而來?為什麼在唐朝,哥哥同時又是父親的稱謂?
在唐以前的漢語中,「哥」這個字沒有兄長的意思。《說文·可部》說:「哥,聲也。從二可,古文以為謌(歌的異體字)字。」簡言之,「哥」最初的意思只是「歌」罷了。
哥哥作為兄長的稱呼,由唐朝才出現。清朝《通俗編》作者解釋哥字意思的演變:「哥本古歌字,無訓兄者。《廣韻》始云:『今呼兄為哥。』則此稱自唐始也。」
但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演變?原來自魏晉以來,鮮卑人入主中原,鮮卑語稱兄長為「阿干」,諧音轉稱為「阿哥」或「哥哥」。
唐朝李氏有鮮卑血統(李世民的祖母獨孤氏和母親竇氏都有鮮卑血統;至於李氏本身有沒有鮮卑血統,仍有爭議,這裡不討論了),他們繼承了不少鮮卑習俗和語言,稱兄長為哥哥是其中一個。
但有趣的是,哥哥竟然又是父親的稱謂。李世民寫信給兒子李治,也自稱「哥哥勒」(見《淳化閣帖》卷一〈唐太宗書甘泉帖〉)。清代學者指出:「父對子自稱哥哥,蓋唐代家法如是。」(《稱謂錄》卷一)
最誇張的是,在唐、宋、元、明各朝代的記載中,發覺原來「哥哥」的意思包括:兄長、父親、弟弟、兒子。到了清朝,哥哥的意思才固定下來。
哥字的多元意義,也許在鮮卑語中已經有,它可能只是一種對男性親人的尊敬或親切稱呼。把父親稱為哥哥,的確很親切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