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【節目製作】香港電台電視部
【播出頻道】TVB 翡翠台 【播出時間】2014 年 12月7日 163集 【節目語言】粵語 【節目長度】22 分鐘 40秒 【影片來源】電視錄影 【影片格式】RMVB 【影片大小】213MB 【影片字幕】繁体中文 自從前到現在,廣東歌珍貴的原因,就是保留了我們的文化、文字以及語言,令我們容易產生共鳴,這些都是普通話歌、外語歌所不能取代的。好的音樂在一個城市之中,亦可以幫助市民陶冶性情,建立思想及身份認同,同時留下回憶。 這是第二集探討廣東歌的出路。 David的唱片店位於旺角信和中心,他的店舖已在該處開業三十多年,見證著香港樂壇的興衰。他說從前店內七成是廣東唱片,後來已改成大部分以日韓唱片為主。從前歌手一推出CD,最少進過千張存貨,目前最當紅的亦只會進貨三、四十張,其他甚至只會進單位數的貨量。 因著網絡帶來的全球化效應,日韓、歐美歌曲攻陷本地音樂市場。面對如此強大的轉變和挑戰,發展內地市場似乎是不二之策,但在保留本地文化和商業發展背後,本地音樂人又面對甚麼掙扎?當中有何缺失?將來又有甚麼出路? [attach]79439[/attach] [attach]79440[/attach] [attach]79441[/attach] 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本人覺得哩兩年廣東歌好明顯又W翻落黎,前兩年俾大家錯覺有翻小小希望,但其實真係步入絕望階段 香港樂壇仲系未能覺醒,靠傳統嘅賣唱片方式,今時今日真係唔work 要改變成個樂壇,應該從制度上徹底改變。。。再生真係要聽天由命 以前係紅館開演唱會的藝人歌手,通常都是紅到一定程度、有一定份量後才夠膽開(簡單d講即係唔夠火候),並且一開就開很多場(場場幾乎爆滿),沒有人會質疑你,因為真係夠紅,好不威風!依家嘅藝人,一有少少名氣就急於係紅館開show,開一場半場好似貪過癮咁,完全遭塌咗紅館對藝人歌手的崇高意義,搞到紅館cheap晒!
购买主题
已有 22 人购买
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 雪点 才能浏览
| |
| ||
| ||
|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| |
| ||
| ||
| ||
| ||
|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| |
| ||